德州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米乐 M6米乐高 “一带一路”成增长新引擎
发布时间 : 2023-07-21 22:34:10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1日讯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德州市主动作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规模取得新突破,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9.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3%,较全省增速高8.5个百分点。
在山东济铁平原物流园,两台大型起重机正紧张有序地将集装箱整齐码放到货运班列上,30小时以后,装载着50个集装箱“平原”号班列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经过俄罗斯直抵欧洲腹地。钜邦物流平原现场管理员王兆祥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保持在一个平稳增长的阶段,加挂的车皮由原来每天30多节,增长到现在的50多节。我们也增加了现场人手和车辆,延长作业时间,提高班列的运行效率,确保货物及时发往二连浩特、满洲里边境口岸。”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 “平原号”班列共开行168列,累计发送10860个集装箱,将30万吨的货物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放大“内陆港”物流优势,眼下,海关监管场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投用后将大幅增加企业出口效率,增强我市进出口货物市场竞争力。
德州海关关长田忠承说,这个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德州没有铁路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现状,出口企业可通过海铁联运模式与青岛港连接,进而推动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真正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升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深耕“一带一路”朋友圈,贸易往来按下“快进键”。德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州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在众多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同比增长53.8%。这几天,山东新鲁星电缆有限公司出口印度尼西亚的一批电力电缆线正在装车,今年上半年,企业出口实现翻番增长。公司技术部长李义介绍,以前公司主要是做低压电缆,随着新项目的投产,现在可以做超粗型号的特种电缆,可以适应更恶劣的作业场景,市场竞争力更强了。
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一大批高质量的“中国工程”惠及沿线国家,也带动了像新鲁星这样的民营企业加速“出海”。公司总经理张继翔坦言,企业将紧跟国家“走出去”的脚步,提前捕捉、收集信息,特别是加强同央企国企的产业协作,“借船出海”,同时全面整合企业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向营销和服务本土化转型。
在外贸承压的态势下,今年上半年,德州市外贸进出口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外贸活力持续走强,上半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312家,同比增加8.1%,外贸经营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从贸易方式看,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达到90%,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稳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