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中国)M6·官方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条款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条款修订]

发布时间 : 2024-01-12 06:02:59

  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依据国务院令第709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2019年3月2日起,本法规删去第六条第一款、第五款中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删去第二十三条中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第十九条第二款中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修改为“海关总署”。第十七条、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已修订,具体修订请看正文标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已经2004年8月18日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正确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原产地,有效实施各项贸易措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实施最惠国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标记管理、国别数量限制、关税配额等非优惠性贸易措施以及进行政府采购、贸易统计等活动对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确定。

  实施优惠性贸易措施对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确定,不适用本条例。具体办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条 完全在一个国家(地区)获得的货物,以该国(地区)为原产地;两个以上国家(地区)参与生产的货物,以最后完成实质性改变的国家(地区)为原产地。

  (六)在该国(地区)获得的除本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范围之外的其他天然生成的物品;

  (八)在该国(地区)收集的不能修复或者修理的物品,或者从该物品中回收的零件或者材料;

  (九)由合法悬挂该国旗帜的船舶从其领海以外海域获得的海洋捕捞物和其他物品;

  (十)在合法悬挂该国旗帜的加工船上加工本条第(九)项所列物品获得的产品;

  (十二)在该国(地区)完全从本条第(一)项至第(十一)项所列物品中生产的产品。

  第五条 在确定货物是否在一个国家(地区)完全获得时,不考虑下列微小加工或者处理:

  第六条 [部分废止]本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实质性改变的确定标准,以税则归类改变为基本标准;税则归类改变不能反映实质性改变的,以从价百分比、制造或者加工工序等为补充标准。具体标准由海关总署会同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税则归类改变,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某一级的税目归类发生了变化。

  本条第一款所称从价百分比,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所得货物价值一定的百分比。

  本条第一款所称制造或者加工工序,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进行的赋予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

  [部分废止]世界贸易组织《协调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实施前,确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地实质性改变的具体标准,由海关总署会同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第七条 货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厂房、设备、机器和工具的原产地,以及未构成货物物质成分或者组成部件的材料的原产地,不影响该货物原产地的确定。

  第八条 随所装货物进出口的包装、包装材料和容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与该货物一并归类的,该包装、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原产地不影响所装货物原产地的确定;对该包装、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原产地不再单独确定,所装货物的原产地即为该包装、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原产地。

  随所装货物进出口的包装、包装材料和容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与该货物不一并归类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确定该包装、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原产地。

  第九条 按正常配备的种类和数量随货物进出口的附件、备件、工具和介绍说明性资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与该货物一并归类的,该附件、备件、工具和介绍说明性资料的原产地不影响该货物原产地的确定;对该附件、备件、工具和介绍说明性资料的原产地不再单独确定,该货物的原产地即为该附件、备件、工具和介绍说明性资料的原产地。

  随货物进出口的附件、备件、工具和介绍说明性资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虽与该货物一并归类,但超出正常配备的种类和数量的,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与该货物不一并归类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确定该附件、备件、工具和介绍说明性资料的原产地。

  第十条 对货物所进行的任何加工或者处理,是为了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有关规定的,海关在确定该货物的原产地时可以不考虑这类加工和处理。

  第十一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有关规定办理进口货物的海关申报手续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原产地确定标准如实申报进口货物的原产地;同一批货物的原产地不同的,应当分别申报原产地。

  第十二条 进口货物进口前,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者与进口货物直接相关的其他当事人,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可以书面申请海关对将要进口的货物的原产地作出预确定决定;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提供作出原产地预确定决定所需的资料。

  海关应当在收到原产地预确定书面申请及全部必要资料之日起150天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该进口货物作出原产地预确定决定,并对外公布。

  第十三条 海关接受申报后,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审核确定进口货物的原产地。

  已作出原产地预确定决定的货物,自预确定决定作出之日起3年内实际进口时,经海关审核其实际进口的货物与预确定决定所述货物相符,且本条例规定的原产地确定标准未发生变化的,海关不再重新确定该进口货物的原产地;经海关审核其实际进口的货物与预确定决定所述货物不相符的,海关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审核确定该进口货物的原产地。

  第十四条 海关在审核确定进口货物原产地时,可以要求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提交该进口货物的原产地证书,并予以审验;必要时,可以请求该货物出口国(地区)的有关机构对该货物的原产地进行核查。

  第十五条 根据对外贸易经营者提出的书面申请,海关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将要进口的货物的原产地预先作出确定原产地的行政裁定,并对外公布。

  第十六条 国家对原产地标记实施管理。货物或者其包装上标有原产地标记的,其原产地标记所标明的原产地应当与依照本条例所确定的原产地相一致。

  第十七条 [条款修订]出口货物发货人可以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属的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其地方分会(以下简称签证机构),申请领取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

  第十八条 出口货物发货人申请领取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应当在签证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出口货物的原产地,并向签证机构提供签发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所需的资料。

  第十九条 签证机构接受出口货物发货人的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审查确定出口货物的原产地,签发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对不属于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出口货物,应当拒绝签发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

  [条款修订]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签发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机构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应出口货物进口国(地区)有关机构的请求,海关、签证机构可以对出口货物的原产地情况进行核查,并及时将核查情况反馈进口国(地区)有关机构。

  第二十一条 用于确定货物原产地的资料和信息,除按有关规定可以提供或者经提供该资料和信息的单位、个人的允许,海关、签证机构应当对该资料和信息予以保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申报进口货物原产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 [部分废止]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或者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海关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骗取、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作为海关放行凭证的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的,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但货值金额低于5000元的,处5000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海关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条款修订]进口货物的原产地标记与依照本条例所确定的原产地不一致的,由海关责令改正。

  出口货物的原产地标记与依照本条例所确定的原产地不一致的,由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责令改正。

  第二十五条 确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程序确定原产地的,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商业秘密的,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原产地证书,是指出口国(地区)根据原产地规则和有关要求签发的,明确指出该证中所列货物原产于某一特定国家(地区)的书面文件。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1992年3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1986年12月6日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口货物原产地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条款修订](图1)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粤府[2023]100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税费征管保障办法的通知

  财会[2023]31号 财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财会[2023]2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现代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渝府办发[2023]91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若干措施》的通知

  黑政办规[2023]7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加快推动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

  财资[2023]130号 财政部关于编报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

  交运规[2023]7号 交通运输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有效期的

  佛山市关于印发《佛山市关于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的通知

  2.2亿元彩票大奖要不要缴税?江西税务:还存在争议,“一次”是总收入还是一注收入,目前没规定

  租赁准则应用案例——卖方兼承租人对包含非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的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高检发办字[2023]187号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公告2022年第2号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

  2.2亿元彩票大奖要不要缴税?江西税务:还存在争议,“一次”是总收入还是一注收入,目前没规定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解读(2022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升级版(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解读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号 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部分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公告2022年第2号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

  财税[2016]36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条款失效]

  财税[2019]13号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条款废止、调整]

  财税[2009]59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条款修订]

  国税发[2009]3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条款失效]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部

  财税[2016]12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有关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的通知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107号 海关总署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税发[2004]16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税收违法检举案件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通知[条款修订]

  国税函[2004]1438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核定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卷烟消费税计税价格的批复[全文废止]

  财税[2004]223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供热企业有关增值税问题的补充通知[全文废止]

  国税函[2004]1363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的通知[全文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财税[2004]213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证券公司缴纳证券结算风险基金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全文废止]

  财税[2004]207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石油石化企业办社会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全文废止]

  商建发[2004]699号 商务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万向租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的通知

  国税函[2004]142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海关完税凭证电子数据采集质量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税函[2004]143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西气东输管道运输业务营业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全文废止]

  财税[2004]134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关契税问题的通知[全文废止]

  财建[2004]369号 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税函[2004]102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废止]

  国税函[2004]119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行政机关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财税[2004]39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条款废止]

  国税发[2004]112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

  国税发[2004]136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企业向货物供应方收取的部分费用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4]30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4]15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全文废止]





×
全国服务热线 : 0898-75525968